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毕昇院区

为什么孕检都正常胎儿却胎停了?

四川锦欣西囡妇女儿童医院(毕昇院区)[官网] 2019-04-15 16:34 浏览次数: 3028

很多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平平安安来到这个世界上。尽管很多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都会十分的小心谨慎,还会定时按医生的嘱咐做孕检。尽管如此的小心谨慎,准妈妈的孕检也都正常,但仍会有意外发生,那就是——胎停

胎停的发生令很多的准妈妈都十分痛心,也都很不解,明明自己的孕检正常,自己的饮食上也都十分小心,那为什么还会发生胎停的呢?

为什么还会发生胎停

一、什么是胎停育?

胎停在医学上称为胎停育,是指宝宝在妈妈的子宫内停止了生长发育。当宝宝发了胎心停跳或者是胎儿(胎芽)的形态不完整又或是妊娠囊枯萎时,就可以断定为胎停育。胎停育发生后,医生都会建议孕妇进行人工流产,以减少对自身身体的损害。

二、胎停育的征兆?

1、首先是不再有恶心、呕吐等早孕反应,乳房发胀的感觉也会随之减弱。

2、阴道会有出血,常为暗红色血性白带。

3、还可能出现下腹疼痛,排出胚胎。

上述表现因人而异,有的甚至一点迹象都没有,就直接出现腹痛,然后流产。

三、胎儿停育能避免吗?

胎儿停育能避免吗?

关于早孕期流产的原因,最多见的是胚胎本身的染色体异常,有超过一半的早期流产是这个原因,甚至有统计认为其占到70%。

有人说,我们夫妻都很健康,家里也没有遗传疾病,怎么会怀上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呢?

实际上,的确有一些夫妻可能没有吃什么药,没接触放射源,年龄也不大,但胚胎就是出问题了,这种情况可能占了胚胎发育异常的50%~60%。

父母中有染色体异常,遗传给下一代,只是引起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一种原因,但更多的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,例如怀孕早期不经意间接触到了某些药物、有害化学制剂或者电离辐射,使受精卵在分裂的时候出现了突变,导致染色体异常。

孕妇怀孕时的年龄也是一个独立因素。孕妇年龄越大(特别是超过35 岁),即使非常小心,胚胎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也是越高的。

胚胎染色体异常,除了胚胎本身的因素,还有一些母体的因素,如内分泌、免疫方面的原因,感染或者生殖系统的异常等等。

因此,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些可控的因素,对于自然发生的“胎儿停育”,也就难说如何预防了。

但是,当妈妈怀有过胎停育的状况而再想生育宝宝时,就不能只做好孕前检查,或是单纯的保胎了。妈妈要和老公一起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,找出胎停育的原因。胎停育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说生殖内分泌方面原因、生殖免疫的原因、子宫的原因、染色体的原因等。只有耐心找到原因,妈妈再次怀孕时才能降低胎停育的几率,减少生育障碍,让自己的宝宝健康平安的诞生在这个世界上。

四、预防胎停育9策略

预防胎停育9策略

不管是曾经出现胚胎停育的孕妈咪还是准备受孕的夫妻,都应做好孕前保健。

1、染色体异常

怀孕前,需要进行孕前检查和医疗诊断,如果有家族性的遗传病史,可以考虑不怀孕或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。

2、免疫系统异常

对于患有免疫系统异常的女性,应该在病情完全康复以后再怀孕。生活中还需要多锻炼,保持营养均衡,增强免疫力。

3、戒除有害物质

如果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,在受孕前几个月,可以调换到其他部门。对于居室刚装修过的,建议不要早搬,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入住。饮食要选择干净无污染的食物。

4、避免放射性光线

避免孕前做X光线检查,微波炉运作时,应该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,大约在1米以上。

5、感染病毒

对于风疹,孕妈咪应该提前注射风疹疫苗。怀孕前三个月,避免在公共场所逗留太长时间,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和自身满意能力。保持营养均衡,并注意补充营养。

6、慢性严重疾病

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对胎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,如果患者需要怀孕,就应该停药一段时间,而且病情稳定时才适合怀孕。

7、药物影响

如果没有孕育的打算,应该做好避孕措施。在准备怀孕时,如果出现病症,首先要确认自己是否已经怀孕,如果有,则应该谨慎服药。最好能够咨询医生,选择对自身病情有利且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。

8、戒烟戒酒

夫妻双方在生育前一段时间内以及怀孕期间,应该戒烟戒酒,才能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。

9、放松心情

无论是自己还是周围的朋友发生过胎停育,均不能为此过度担忧。紧张、压力会导致机体内分泌的失衡,对于胚胎、胎儿的健康发育也是不利的。

五、一次胎停育不会妨碍生育?

如果只是发生了一次自然流产,在进行下次的造人计划时大可不必心惊胆战,因为自然流产也没办法做到非常好的预防。下次备孕和怀孕初期,尽可能地避免接触致畸因素就可以了。

把那次不愉快的怀孕经历当作一次偶发事件忘记吧,大多数遭遇过胎儿停育的人(超过75%)下一次怀孕是正常的哦。


温馨提示: 本站文章主要帮助大家了解健康生育、辅助生殖的相关知识。只能作为一般性了解,不具个体特殊性阐述,不可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,请以医师详细诊断为准;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即刻删除。